培训 |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普通话培训项目第一次培训讲座顺利举办

发布者:刘斌

发布时间:2022-06-24

浏览次数:64

      2022年6月11日19:30,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普通话培训项目第一次培训讲座顺利举办,此次讲座由中国海洋大学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办公室副主任邢军教授进行讲授,主题是青岛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本次讲座时间为一个半小时,累计434名培训员、学员教师参与。

图片


讲座伊始,邢军老师先和各位老师、培训员进行互动,并简要介绍了自己在青岛地区进行的方言调查的经历。

接下来邢军老师就青岛方言的形成、青岛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异同、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结语四个方面进行讲座分享。

一、青岛方言的形成

一个地区方言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地区的发展,邢军老师简要介绍了青岛的发展历程并说明人口状况与青岛方言的发展的关系。



青岛方言的形成历经了外来移民安顿、二代移民成为社会主流、内部人口稳定三个阶段,即是在外来方言的基础之上相互接触、相互影响中形成的。

二、青岛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异同


  老师首先列举了“现在请乡长讲话”及诗歌《卧春》的例子,分别对比了方言和普通话在声母、韵母、声调方面的不同。方言与普通话应当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进行比较。语音主要从声韵调方面进行比较。

  之后,老师阐释了普通话和方言的内涵,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方言俗称地方话,是通行在一定地域的话,是一定地区人民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和一定地区的地域文化相联系的。

图片

  学习普通话则需要了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普通话语音系统由21个声母及1个零声母、39个韵母和4个声调组成。

  老师分别从声调、声母、韵母方面对比了青岛地区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声调方面,青岛方言中只有三个声调,不同地区的方言调值也有所不同。老师用“我是青岛人”具体说明青岛方言和普通话的不同之处。

  青岛不同地区的声母有27到29个不等,莱西地区为23个,数量上大多比普通话声母多,青岛地区的声母在全国范围内是最为复杂的,复杂之处在于古知庄章声母的二分,体现在齿尖音[tθ] [tθh] [θ]、[tʃ] [tʃh] [ʃ]两组声母的发音上。

图片

  普通话的韵母有39个,青岛地区韵母最多是36个,比普通话声母数量少。语音系统的平衡体现为声韵调数量的平衡。普通话中的韵母[ai]和[ɑu]的发音在青岛方言中为单韵母[ɛ]和[ɔ],发音时缺少动态过程,普通话的韵母[iɑu]在青岛方言中发音为[iɔ]。此外,青岛地区方言带鼻音韵母[uŋ][əŋ]自由变读,除莱西地区外[iŋ][yŋ]不分。

  老师强调,发言练习需要有听感,学员老师能够及时发觉自己在发音时口腔、舌位、嘴唇的变化,将有助于自己的练习。

三、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

老师强调,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方言与地域文化紧密相关,保护方言是保护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图片

方言在现代社会正在快速消亡,老派的方言和新一代的方言也很不同。方言的消亡则意味着文化的消亡,将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图片

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是否存在矛盾?方言有着独特的韵味,是文化的载体,需要我们保护。自然环境有自我修复的能力,而语言文化的生态系统很难恢复。我国地域辽阔,人与人之间需要依靠普通话进行交流。因此保护方言和推广普通话都有其重要的意义。

图片

四、结语

老师强调,虽然语言变化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但我们应当对方言走向消亡的形式有着清醒的认知,并进行积极的干预,在顺应潮流的前提下,引导方言变化进程的过程,让人类的语言文化生态保持应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图片

课程最后,邢军老师强调让方言和普通话并存的重要性,并提醒培训员在教学交流中多多观察学员的发音,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文化多样性。此次培训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得到了各位老师的积极反馈,许多学员纷纷留言说“学好普通话,保护好乡音”,也为项目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